应对冬季儿科发病率高峰,挖潜加力推进供给侧改革

2017-12-12 00:00

  随着二孩政策的放开,加之目前正值初冬季节,患儿的就诊数量急剧增加,针对每日波动变化大的特点,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采取了一系列应急措施,分步推进,保障儿童就诊难题。
   
及时启动预案 
 
根据就诊患儿逐增的情况,我院在10月下旬及时启动《儿科门急诊高峰期应急预案》。但随着儿科病员井喷式持续增加,既定预案显效不明显,医务人员压力大。
   
强化应对措施
   
医院领导高度重视,本着“改善门、急诊就医服务质量,提升患者就医体验”为目的,多次专题研究改进措施。在启动原应急预案同时,于11月中旬又增加七项措施,即:增加门诊诊室和夜门诊诊室;党团员志愿者支援急诊、夜门诊咨询与疏导服务;印制科普手册、增设电视墙宣传科普知识,缓解家属紧张情绪;医技科室加派人手匹配临床;增加财务窗口避免排长队;延长手机APP收费时间。
   
挖潜加力推进就诊能力
  
作为大成都区域的核心和兜底机构,随着时间推移,儿科就诊者不减反增。儿科日门诊量4600-5000人次,夜间门诊、急诊800人次,供需仍呈突出矛盾。
   
20171210(星期日)业务副院长胡显良继8日晚上进行现场调研后又带领医务、护理、院感、财务、后勤、人力资源、信息、门诊、急诊等相关部门和科室负责人,再次到门诊、急诊现场调研,集体研究解决应对方案。
  
20171211我院召开院长办公会专题讨论,制定如下六大措施,多措并举加大供给侧改革,提升群众就诊满意度:
一、增加供应量,增开相应诊室。在前期已经增开两个儿科诊室的情况下,动员本院儿科人员、规培生和进修生,梯次增加门诊时间。
二、提高效率,关爱医务人员。调动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利用休息时间增加坐诊解决患儿量;增加医助,协助儿科医师接待就诊患儿;增加分导护士,维持正常就诊秩序。做好对职工的生活、安全等后勤保障。
三、改善流程。通过急、门诊分流,二次分诊等措施,将真正需要立即就诊的急诊患儿引导到急诊区域尽早解决,将非急诊患儿引导到患儿及家属休息区,办卡、挂号后等待就诊。
四、提供便民服务。医院为就诊患者及家属开辟集中休息地点,提供饮水、免费无线WIFI及儿童娱乐设施。
五、主动征求患儿家长意见,根据反馈意见进一步改进医疗及服务;意见及建议一旦采纳,给予一定的奖励,引导患儿家属在有意见或不满时首先告诉我们,以便于我们立即改善服务。
六、加强宣传、引导。通过卡通录像、宣传册、现场宣教等多种形式,引导患儿家属增强对疾病的认识,减少对常见病、常见症状的恐慌,更加理性就诊。
   
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将改善群众看病就医感受作为加强医疗服务的创新点和突破点,创新服务举措,优化医院门诊急诊流程和优质护理服务,持续改善医疗服务,不断提高服务水平,确保医疗质量,努力为全市妇女儿童健康保健护航,为建设健康新成都添力。
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