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妇女儿童医院•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魏国清/巨容团队在Theranostics上发表研究成果

2025-05-27 14:02科教部

近日,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妇女儿童医院•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魏国清/巨容团队以唯一通讯作者单位和第一作者单位在Theranostics杂志(中科院一区Top期刊,IF=12.4)发表题为《A self-assembled and H2O2-activatable hybrid nanoprodrug for lung infection and wound healing therapy》的研究论文,报道了一种可自组装和H2O2激活的杂化纳米前药,通过同时发挥抗菌和重塑炎症微环境实现感染性疾病的有效治疗。

感染性疾病是由致病菌入侵所致,主要包括皮肤创面感染、呼吸道和肺部感染以及软组织感染等,已成为全球重大的健康问题之一。大量研究已证实,细菌入侵宿主后不但会在病灶大量繁殖,还会引发过度的炎症反应,进而造成更严重的组织损伤。因此,为了打破传统单一抗生素治疗的局限性以及副作用风险,急需开发一种微环境激活且兼具抗菌和炎症微环境重塑功能的新药。

研究团队基于感染病灶活性氧(ROS)高表达的独特微环境特点,设计了一种可被H2O2激活的杂化前药分子CPBP,该分子可通过自组装形成纳米颗粒CPBP NPs。实验结果表明,CPBP NPs在体外可被H2O2激活产生显著的抗菌活性和炎症调控作用;在肺感染小鼠模型中,雾化吸入的CPBP NPs可高效富集到肺部病灶,并在高ROS微环境下响应释放前药,显著抑制肺组织受损且无明显毒副作用;此外,在感染创面小鼠模型中,载CPBP NPs的纤维蛋白凝胶(CPBP NPs/G)可加速创面愈合且无明显毒副作用。该研究为感染性疾病治疗药物设计和开发提供了新思路。

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妇女儿童医院•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为本文唯一通讯作者单位和第一作者单位。魏国清副研究员为本文的通讯作者,张蕊助理研究员、博士研究生毛丹华及傅益永副主任医师为本文的共同第一作者。魏国清/巨容团队从事感染性疾病治疗新策略及相应治疗药物研究,近年来以第一/通讯作者在Theranostics、Materials Today Bio、Biomaterials Research等杂志发表SCI论文20余篇。

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成都市重点研发项目以及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英才计划”培育项目的资助,同时动物模型构建还得到了张小龙副主任医师的大力支持。


供稿:科教部

编审:宣传统战部